上海腦機接口未來產業集聚區“腦智天地”(以下簡稱:集聚區)29日在閔行區正式啟動建設。
當天,上海腦機接口未來產業集聚區建設推進會在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醫技中心舉辦。
腦機接口作為實現大腦與外部設備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前期,上海開展腦機接口關鍵技術的系統性布局,積極打通優質科研資源、臨床機構等上下游,培育產學研醫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
上海市科委相關負責人當天在受訪時表示,集聚區把不同的創新生態主體集聚在一個地方,降低溝通成本,讓合作更加緊密,把創新的濃度和密度提升上去。
現場,系列“新動作”力撐上海腦機接口領域發展,包括上海市腦機接口臨床試驗與轉化重點實驗室揭牌、華山醫院腦機接口臨床試驗與轉化創新聯合體啟動建設等。
今年1月,上海發布了《上海市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2025-2030年)》,進一步加速產品研發與臨床試驗。
目前,上海在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賽道相繼涌現出創新成果和創業企業,布局建設了相關重點實驗室和公共服務平臺,是國內覆蓋全技術領域的腦機接口創新策源高地之一。
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總經理魏凡杰認為,在這一領域,上海除了具有人才、臨床資源上的優勢外,在產業鏈布局上也比較完備。
“腦機接口已經從學術領域的研究進入工業界,產品化很重要,這就需要非常多的供應鏈支持,包括芯片、電極材料等方面。”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