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在單位體檢中發現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呈陽性,他聽說幽門螺旋桿菌一人得病,全家感染。很擔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感染給家人,急急忙忙想要根除治療,結果醫生卻所李先生沒有明顯癥狀,可以暫時不治療。李先生很疑惑,不是說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很嚴重嗎?怎么現在又不需要治療了呢?
幽門螺旋桿菌到底是何物?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其形狀呈螺旋狀或S狀,是目前已知唯一一種可以在胃酸中存活的細菌。

幽門螺旋桿菌可以產生大量的尿素酶,從而分解食物中的尿酸并且產生氨,使得菌體的周圍形成堿性的保護罩。以此來中和胃酸,確保菌體自身不會被消滅。幽門螺旋桿菌一旦在胃里站穩腳跟,就會大量增殖。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哪些危害?
1、損傷胃粘膜:當幽門螺旋桿菌在胃部“扎根”后,便會通過釋放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及幽門螺旋桿菌誘導的黏膜炎癥,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損傷。
2、導致腸胃疾病:幽門螺旋桿菌持續感染可導致胃黏膜組織出現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炎癥細胞的集聚,進一步形成活性氧自由基,造成胃黏膜壞死。繼而引發胃炎、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等一系列胃腸疾病。

3、誘發胃癌: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癌及其癌前病變的重要始動因子,被世界衛生組織下屬機構 (IARC)列為胃癌的第一類致癌原。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要不要治得看情況!
既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這么多危害,那為什么李先生就醫時,醫生卻說暫時不用治療呢?
目前,國際上的共識是建議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患者需要進行根除,但我國幽門螺旋桿菌平均感染率已經達到56%,即有將近8億人口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感染人數多。
而近年來幽門螺旋桿菌患者的耐藥性不斷增加,部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患者需要進行二次甚至多次治療,其經濟壓力巨大。從多方面考慮,國內的專家共識是平時無癥狀,胃鏡結果正常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無須治療。所以上述的李先生并沒有明顯的癥狀,醫生則建議其暫時不用治療。
此外,對于患有幽門螺旋桿菌的兒童,相關從醫人員則建議18歲之后再做治療,這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在治療過程中,藥物對消化道有一定刺激,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復。小孩子較難堅持完整個治療流程,而如果患者未按醫生要求完成療程、不定時服藥、減少量等情況,均可導致根除治療失敗。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人群無論何時都要進行殺菌治療,例如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胃癌術后的人群及其一級親屬、患有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患者等等,都需要及時治療根除幽門螺旋桿菌。
如何預防和避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1、注意衛生,飯前便后洗手,家庭親人、朋友間共餐時提倡分餐制、公筷公勺制、餐具要徹底消毒。
2、盡量吃高溫煮熟的食物、三五分熟的牛排、吃火鍋時只燙10秒鐘的鴨腸等飲食習慣盡量避免。蔬菜水果要反復沖洗干凈,盡量削皮,不飲用生水。
3、做好定期體檢,如果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應避免和家人、朋友親密接觸。
目前并沒有針對幽門螺旋桿菌的疫苗,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是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