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6月15日期間,共 57 個品種通過/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同期,106 個品種申報一致性評價。
魯南制藥:注射用尼可地爾
近日,國家藥監局官網公示,魯南制藥旗下山東新時代藥業的注射用尼可地爾(商品名:欣平寧?)正式獲批上市,包含12mg與48mg兩種規格,并視同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
數據來源:NMPA 官網
不穩定型心絞痛被稱為“心梗前哨”——患者冠脈斑塊破裂引發血栓,隨時可能進展為心肌梗死或猝死,一年內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高達10%-20%。而傳統硝酸酯類藥物雖為一線選擇,卻長期面臨兩大痛點:耐藥性高(需間斷給藥避免失效)、微血管改善乏力(對冠脈微循環障礙束手無策)。
尼可地爾的獨特價值正源于此:
雙重機制破局:同時激活鉀離子通道(擴張微血管)與釋放一氧化氮(擴張大冠脈),實現從心外膜到心肌細胞的全通路血供改善;
規避耐藥痛點:與硝酸酯無交叉耐藥性,24小時持續起效,成為耐藥患者的替代方案;
改善長期預后:IONA研究證實,其可降低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17%,全因死亡風險降低35%。
盡管尼可地爾片劑已在華上市十余年,但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急性發作場景始終缺乏快速干預手段。患者胸痛加劇時,口服給藥起效慢、生物利用度僅75%,而靜脈注射可5分鐘內達血藥峰值。
魯南的欣平寧?瞄準的正是這一缺口。此前國內注射用尼可地爾僅有萊美藥業等少數企業獲批,且集中于2mg、12mg小規格,而魯南新增的48mg大規格更適配重癥患者負荷劑量需求。
這一布局背后是快速增長的市場:根據藥智數據數據顯示, 2023年尼可地爾國內銷售額接近 20 億元,且近幾年銷售額逐年增長。
圖片來源:藥智數據——藥品市場全終端分析系統
尼可地爾注射劑的上市,遠非簡單增加一個仿制藥品種。在冠心病年輕化(40歲以下占比超10%)、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高發的當下,它或許將重塑抗心絞痛治療的用藥邏輯。而對魯南而言,這款承載“雙通道機制”的藥物,也正成為其穿越集采風暴、邁向臨床價值深水區的新航標。
一致性評價通過情況
6月9日~6月15日期間期間,共 57 個品種通過/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具體情況如下:
表1: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
表2: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
一致性評價受理情況
6月9日~6月15日期間,共 106 個品種申報一致性評價,具體情況如下:
表3:一致性評價申報情況
數據來源:藥智數據企業版-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分析系統